信息与通信工程流动站赵海涛教授招聘博士后  

招收学科

泛在无线通信与物联网、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

导师介绍

赵海涛同志现任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院长、物联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先后入选国家青年长江学者、江苏省青年五四奖章、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江苏省青年科技奖、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全国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江苏省第六期“333工程”“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等多项人才计划。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江苏省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项目、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余项纵向课题,10余项国家电网科技项目。先后与中国联通、海康威视、华为、中兴通讯等建立联合实验室,投入经费1000余万元。

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荣获中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 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 IEEE Trans. Com.J. IoTIEEE Trans. VEH. TECHN. 等国外权威期刊论文34篇,发表通信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等国内权威期刊论文16篇,SCI收录60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3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卢森堡发明专利1项和日本发明专利6项,实现成果转化11项。

近三年,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金奖2、银奖2项、铜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荣获南京邮电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提名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等荣誉称号。相关教育改革成果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省级一流本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1

 招聘岗位1

招聘人数

1

岗位职责

承担智能车联网络理论与应用基础的研究:针对未来交通环境尤其是车联边缘环境下复杂多元任务的一体化实现问题,综合利用当前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知识图谱、5G/6G等领域最新理论与创新技术,重点研究类脑智能启发的车联网络相关技术,构建车联边缘网络类脑智能体系与群智综合决策机理,实现多维度、多尺度信息的采集汇聚和表征处理,增强车联边缘进行需求感知、数据汇聚、信息协同的处理能力,实现时空多尺度多源信息的统一适配、规范表征和融合挖掘,有力推进车联网的深度智慧化,为实现“超低时延、超高可靠的智能交通系统”这一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聘用条件

有车联网、边缘网络协同理论、类脑智能等方面研究经验 ,进一步推动智能车联网理论的最终落地和产业应用。

招聘岗位2

招聘人数

2

岗位职责

承担工业互联网理论与应用基础的研究:针对云化控制、工厂互联等时间敏感应用场景的工业互联网中确定性服务保障问题,综合利用MEC、时间同步、语义通信、数字孪生等领域创新技术,重点研究时间敏感网络自适应融合的网络体系架构和大规模多样化业务需求确定性保障的传输理论,包括时间同步对齐与多域资源跨层适配、时延敏感环境下的确定性路由、MEC 赋能的工业互联网协同管理等关键技术,旨在实现“多样复杂的工业生产场景下端到端业务传输超低时延/时延抖动需求的确定性保障”这一根本目标,为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的跨越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聘用条件

超低时延传输、资源智能调度等方面研究经验,进一步推进实验室先进工业互联网理论迭代与落地应用。

联系方式

联系人

赵海涛

电话/邮箱

13813975974 / zhaoht@njup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