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施敏院士应邀来我校访问并受聘我校名誉教授

发布者:人事处发布时间:2019-05-21浏览次数:1820

    近日,应校长叶美兰教授邀请,微电子科学技术、半导体器件物理专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施敏教授来我校访问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5月18日上午,施敏院士受聘我校名誉教授仪式在三牌楼校区科学会堂第一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刘陈教授向施敏院士颁发聘书,并为其佩戴南京邮电大学校徽。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祝世宁教授,台湾明新科技大学顾鸿寿教授,安徽大学陈军宁教授及我校人事处、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国家“111”计划引智基地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仪式。

  刘陈书记在致辞中对施敏院士加盟我校表示热烈欢迎,对施敏院士关心和指导我校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表示感谢。刘书记指出,人才战略是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突破口,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世界一流人才的支撑。施敏院士加盟我校,将极大提升学校在微电子学科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为学校在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和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征程中贡献力量。施敏院士在讲话中表示非常荣幸加盟南邮,他充分肯定了学校在学科建设中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并表示将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学校更多支持。

  受聘仪式后,施敏院士做了“从浮栅非挥发性记忆体的发明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学术报告,和与会的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分享了多年的科研及治学经验。

  施敏教授现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台湾工业研究院院士、IEEE Life Fellow。1991年获得IEEE电子器件最高名誉Ebers奖;2017年与Gordon E Moore(摩尔定律之父)共同获得IEEE Celebrated Member称号,目前全球仅10位科学家获此殊荣。施敏院士是国际著名的微电子科学技术与半导体器件专家和教育家,是非挥发MOS场效应记忆晶体管的发明者,在金半接触、微波器件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技术等领域作出了奠基性、前瞻性和开创性的贡献。施敏教授发明的非挥发MOS场效应记忆晶体管(闪存)已成为当今世界上集成电路产业主导产品之一,是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IC卡、数码相机及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关键部件,还促进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机器人和固态驱动器等技术的发展。施敏院士在微电子科学技术著作方面举世闻名,对半导体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所著的《半导体器件物理学》(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是目前全世界所有工程及应用科学领域最畅销的教科书之一,被翻译成六种语言,销售超过600万册,引用次数达47500多次,有“半导体界的圣经”之称。

  

 校党委书记刘陈教授向施敏院士颁发聘书

  

 施敏院士做学术报告

 

 

 

 

 

 

 

 

 

 

 

 

 

 

 

 

 

 

 

 

 

  

  


处长信箱

微信公众号

办公地点: 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行政楼


通信地址: 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9号   邮编:210023


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保留所有权利 Copyright@2023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