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我校童祎教授获得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

发布者:人事处发布时间:2017-12-06浏览次数:3923

    近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公布“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第二批资助对象名单,确定60名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第二批资助对象,我校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童祎教授入选。

  江苏省科协设立“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专项,目的在于资助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赴国外交流,帮助他们走向国际舞台参与高层次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他们在创造力黄金时期做出突出业绩,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童祎教授简介:

  童祎教授,1981年生,200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系,2005年硕士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2008年第二硕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而后任职于Global Foundries,负责新工艺的研发和整合。2009年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现台积电5纳米技术总负责人杨育佳教授,从事先进微纳材料和半导体器件的研究。2014年博士毕业后加盟新加坡与美国麻省理工合办的新加坡科技大学,2016年进入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忆阻器的发明人Dmitri Strukov教授,进行半导体器件人脑神经元的模拟研究。2017年初加盟我校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

  童祎教授致力于面向学科前沿和工业界延续摩尔定律的新型微电子逻辑和存储器件的设计、制造和工艺开发,在本学科顶级刊物(IEEE Electron Devices Letter,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Scientific Reports,Small,Applied Physics Letter等)和顶级国际会议(IEDM,VLSI等)发表学术论文40篇,其中第一作者17篇,最高单篇引用133次,国际会议口头报告7次,并担任多个本领域国际顶级刊物审稿人。童祎教授2013年获国际固态材料和器件大会(Solid State Devices and Materials)“最佳青年学者奖”,是大会设立45年以来历史上首位,也是至今为止唯一的华人获奖者。此外,童祎教授参与了整个IBM联盟的40纳米CMOS工艺的制定、试验、调试、测试、技术转移和量产,第一次将低电介常数材料和低温离子注入技术成功引入了半导体制造过程,具有连续多年的世界先进半导体技术公司的工业级研发经验。





处长信箱

微信公众号

办公地点: 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行政楼


通信地址: 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9号   邮编:210023


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保留所有权利 Copyright@2023 All Right Reserved